來源:劉姝威
現在已經是四月底,很快,滬深兩市2001年年報就要全部出完,雖然各家公司業績有高低之分,但經歷了2001年一系列上市公司業績虛假的事件之后,投資者最關心的實際上還是年報是否真實。為了讓投資者掌握更多的閱讀會計報表的方法,更有效地識別虛假報表,我們北京直播室今天請來了中央財經大學研究所的劉姝威研究員,觀眾朋友可能對劉姝威已經很熟悉了,她曾經通過自己的分析,成功地識別出了藍田股份的虛假報表,從而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主持人:我想很多投資者已經通過藍田事件這個名字,已經對你比較熟悉了。那么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是真的有這樣比較簡單的方法來識別虛假的財務報表呢?
劉姝威:我想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在入市之前,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財務分析方法和識別虛假信息的方法。那么這些方法的話,我們可以把它概念為幾個方面,一個是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信貸分析、去支分析、同業比較,那么還有一個就是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行業發展狀況的分析,企業的經營能力的分析,企業的經營策略,它的主要的利潤來源,它的產品結構等等等等。那么在財務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我們要做現場調查。
主持人:那么你說的是這樣三個方面,一個是財務分析,一個是基本面的分析,還有一個就是現場調查,這樣三種最基本的分析方法,這個分析方法是不是還是比較專業,很多投資者比較關心,作為普通投資者能不能掌握它,你分析藍田事件的時候用的方法是不是比較專業?
劉姝威:我想藍田它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那么用一些最基本的一些分析方法就可以看出來了。我想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當你要入市的時候,你至少要掌握,你入市的時候應該掌握起碼這方面的嘗試。你比如我分析藍田流動比率的時候,他的2002年的流動比率下降到0.77%,而且它這個流動比率是連續3年下降的,這個時候它的流動比率小于一的時候意味著什么呢?就是它一年內,或者在一個營業周期內,能夠變現成現金的這些資產,已經不足以償還一年內,到期的或者一個營業周期到期的營業負債,所以這個時候它的償債能力是很低的,這個對于投資者來講就是有風險的。所以對于這些基本性的常識,我想投資者應該掌握。
藍田股份是1996年6月18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當時募集資金2.4個億,從事的是水產養殖和水產品加工,號稱中國農業第一股,藍田公司曾號稱每畝水面產值達3萬元,這相當于每平方米水面下會養50---60公斤魚。上市的第二年藍田通過配股再次獲得1.1個億,嘗到了圈錢甜頭的藍天股份沒有把精力放到主業經營上,而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計地想配股圈錢。1999年藍田股份再次向中國證監會提出配股申請,但卻被證監會查出在上市時虛增資產3870萬元,董事長瞿兆玉被罰款10萬元,申請配股失敗,藍天并未就此罷手,2000年4月,在將虛假的每股收益做到1.15元后,藍田再次申請配股,2000年 10月,中國證監會再次對藍田進行調查,藍田的配股計劃又一次擱淺,此時藍田股份由于大量的銀行負債,資金鏈條已經繃緊,2001年3月,藍田第三次申請配股,而且配股價格區間上調到12.5元至15.5元,如果成功將獲得9個億的巨額資金。但是,中國證監會在2001年9月和10月的兩次調查卻使得藍田配股計劃失敗的同時,揭開了藍田連續多年業績不實的真相。2002年1月12日,藍田股份的董事長、總會計師、董秘以及中層管理人員等10人,因涉嫌提供虛假的財務信息被公安機關拘傳。
頁次:1/4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