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
1.1畜牧業經濟發展的三種模式
衡量一個國家采取何種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看這個國家在發展畜牧業過程中,土地、資本和勞動力三大生產要素的投入情況。由于三種生產要素投入的強度不同以及結合的方式不同,形成了土地密集型的畜牧業、資本密集型的畜牧業及勞動力密集型的畜牧業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受三大要素的制約,世界各國分別采取了不同的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與三種模式相對應的分別是:以土地投入為主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的草地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澳新模式);以資本投入為主的美國和歐洲的集約化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歐美模式);以勞動力投入為主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傳統模式)。
在歐美模式中,雖然都屬于資本密集型的發展模式,但是,由于經營規模的不同,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北美模式和歐洲模式。北美模式是指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這兩個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土地資源豐富,資金和技術實力雄厚,但勞動力資源緊缺,因此,在發展畜牧業經濟的過程中,選擇了土地、資本和技術密集、以機械作業為主的集約化大農場的發展道路。歐洲模式是指德國、法國、荷蘭、奧地利等幾個歐盟成員國的畜牧業經濟發展模式。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相對稀缺,資本和技術實力雄厚,因此,在發展畜牧業經濟過程中,選擇了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以機械作業為主的集約化家庭農場的發展道路。
1.2我國應該借鑒歐洲模式
我國的畜牧業經濟,由于受土地、資本、技術等要素投入制約,所以,總體上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發展模式。目前,正處于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轉型時期,面臨著發展模式的選擇問題。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人均土地資源少,土地資源非常稀缺,這是基本國情。受土地資源供給的約束,我國在發展畜牧業經濟過程中,不可能采取澳新模式走以草地畜牧業為主的發展道路。同時,由于受土地、資本及技術等條件約束,我國在畜牧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亦不可能采取北美模式走以大農場為主的發展道路。唯一可供我們選擇的(也是可行的),只有歐洲模式。
為什么我國要選擇歐洲模式?因為歐洲模式更適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那么。什么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呢?我國的基本國情就是:草地大產草少,人口多耕地少,農戶多農場少。草地資源質量差,決定了我國發展畜牧業經濟無法采用澳新模式。我國雖有約4
億公頃天然草地資源(其中,3億公頃為北方草原,1億公頃為南方草山草坡),差不多相當于耕地面積的4倍,但是,仔細分析,這些資源的質量很差。南方草山草坡開發利用難度大,潛力有限。北方草原大都地處北方的寒冷地帶,無霜期短、寒冷、干旱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征。受氣候條件及社會經濟條件制約,我國天然草地的生產力水平很低,資源質量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存在天壤之別。
頁次:1/5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