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常青》中分析的高瞻遠矚的公司的壽命都超過50年,而在這么長的發展過程中,要作為一個可以保存的“核心”,這個作為企業最基本屬性的東西,只有指向人最基本的特性和需求,才能夠超越市場表面的波動而無需更改。我們來看一下IBM,從制表機到大型機,從大型機到PC,從硬件到軟件,從軟件到服務,業務跨度非常大,IBM不變的是什么?是做事的態度,IBM始終是采用前瞻性的產業機會———大膽投入———形成壟斷經營,一旦一個行業形成效率競爭,IBM就一定要退出,否則就可能虧損。那么,我們從基礎來定義IBM的話,IBM實際上是一個“采用創新方式滿足人的工作效率的公司”。
資源積累圍繞
素質和氣質展開
“采用什么方式、滿足人的什么需求的公司”,可以說是構成一個公司的基因,拆解任何一個有歷史文化延承的優秀長壽企業的生命基因,都可以看到在這個基本命題的企業假設。
“采用什么方式”代表了一個企業的素質,通過企業的愿景進行定義,“滿足人的什么需求”代表了一個企業的氣質,通過企業的使命進行定義。
企業作為戰略性積累應該具有長期可維持的價值,并且可以轉化為企業相對競爭優勢的資源。圍繞企業的素質而展開的工作構成了企業的內在的能力群組,圍繞企業的氣質而展開的工作構成了企業外在的品牌群組,企業資源的積累就是圍繞塑造企業的素質和氣質而展開的。
在傳統的企業經營要素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設備、廠房等資產由于其包含的知識含量的快速變動和貶值也在相應的貶值,這就要求企業一旦投資于設備之類的“重資產”,就必須在一個較短的周期內發揮其產能盡快變現,否則就只能形成企業的債務負擔。就是說,設備之類的重資產所具有的快速貶值、專用性等特點,使得投資于“重資產”不能給企業帶來資源上的長期的積累。廠房雖然是一種標準化資產,由于廠房是一種不動產,無法轉移,廠房的價值主要不在于其工程造價,而在于其所在的位置所擁有的對某一產業的集聚功能,從而帶來生產的便利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所以廠房也不能給企業帶來資源上的長期的積累。這樣看來,企業應該培養具有長期可維持價值的素質與氣質。
頁次: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