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新時代
李錦記制定了一套“家族憲法”,其中對接班人有三條特別的規定,包括“不要晚結婚、不準離婚、不準有婚外情”。尤其后兩條,是家族成員參政議政的必要條件。而一旦有成員違反了這兩條,就要自動退出董事會
在中國,家族企業往往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而在中國香港,一家名為“李錦記”的家族企業卻在第四代傳人的執掌下日漸興旺。
1888年,李錦裳在廣東省南水鄉開始了的調味醬料事業。120年后,李錦記旗下的調料產品已行銷至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其耗油占有80%的市場份額,在日本,其調料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排名第一。
作為一個家族企業,李錦記不僅在制作中式醬料上創新不斷,為了家族事業的健康延續,他們還獨創了一套家族憲法,既保證了集團發展的穩定,也給予每個家族成員公平競爭的機會。
在南方李錦記董事長兼CEO李惠森眼中,家族成員在家族公司中通常扮演4個角色:家族成員、股東、董事和管理層。目前許多家族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家族成員沒有正確區分這4個角色,而將家庭問題和公司問題混為一談的結果往往是:既影響家庭成員彼此的感情,又影響公司正確決策的制定。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李錦記成立了“家族委員會”,在家族會議中,家庭成員可以就各種問題彼此溝通。但與此同時,家族委員會的核心成員并不一定會進入董事會。
“我們未來的規劃是派家族的精英分子進入董事局去影響、保持家族控股,管理方面要請市場上最棒的精英。”李惠森說,根據李錦記集團家族“憲法”的規定,他們的下一代即第五代要進入企業必須先到其他公司鍛煉,經過與家族外成員的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后,才有機會進入集團。事實上,李惠森自己也是通過這種方法進入李錦記集團管理層的。
這家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如何在公司利益與家庭成員的個人利益之間尋求平衡?他們如何將家族價值觀應用于企業內部管理?要想進入李錦記的董事會,他們的家庭成員還必須遵守哪些特殊的規定?李錦記的秘籍貌似傳統守舊,但又不失傳承與借鑒的意義。
“思利及人”
李氏家族傳到第五代,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家族核心價值觀,即“思利及人”。對于這套價值觀,李惠森如此闡述:
第一、換位思考,即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比如李惠森經常出差,每當快到回家的時候,他都會換位思考,站在妻子的角度去想,已經等了他一星期的妻子會希望自己做什么。
第二、關注對方的感受。在李惠森眼中,講不講一句話,什么時候去講,如何去講,都會影響對方的感受。例如他發現很多公司的老板打電話給董事,上來就是“你在哪里?”或者“你現在在做什么?”,可他們家族的成員往往第一句話問,“我現在打擾不打擾你?”或者“現在你有沒有時間?”雖然這只是一句簡單的客套話,但李惠森卻認為,不同的講話方式會影響到別人的感受。看似是一件小事,但他們也非常在意。
第三、直升機思維。通常每個人考慮問題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但李氏家族則“推廣每個人坐直升機”,例如站在整個國家、民族、社會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換言之,在李氏家族內部,每個成員都從家族立場出發,而非個人角度考慮問題,自然就能減少內部矛盾的產生,家族就會很和諧。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