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CCTV
當許多同齡人還在以“職場新人”身份自居的時候,他們卻已經成為這些新人的老板。別看他們的年齡才二十來歲,他們富有創業的激情和大膽的夢想,而他們的頭銜卻是“CEO”,身價有的已過億。
李晉吉做李彥宏沒有做到的事
李晉吉,生于1980年,北京無限新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旗下擁有中國手機網站第一品牌以及國內最大的無線虛擬社區——3G泡泡PP.CN.
在無線互聯網這個新興行業圈里有個故事,說百度的李彥宏也曾考慮進軍無線互聯網,可一問身邊的人,個個都說沒有興趣,李彥宏只得作罷。這多少說明了一個現狀,對于無線互聯網業的發展前景和方向,人們看得并不清楚。創業之初,李晉吉也處于這種“混沌”狀態,“但我知道一定要抓住無線互聯網的機會。”機會稍縱即逝,他很早就懂得這點。
試出來的主營業務
2004年8月,李晉吉獨立投資的“無限新空”成立了。剛開始創業時,李晉吉租了一套商住兩用的房子作辦公室,他按房間的面積劃分出20個座位,但那時,連叫水都要自己來的李晉吉并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才能讓這些座位坐滿人。兜里有近百萬的創業資金,身邊有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李晉吉卻不知道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么。沒有可借鑒的案例,李晉吉和伙伴開始了探索。半年中,他們運作了12個項目。兩個月后,李晉吉發現虛擬社區的人數增長得很快速。就是它了!
正是這種“用戶至上”的理念讓3G泡泡在短期內成為國內規模最大、人氣最高的手機虛擬社區。一時間,國內排名前十的風險投資商紛紛找上門來。對李晉吉而言,這是一個單向選擇,“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有傳言說在與華登國際合作前,李晉吉提了個條件:風險投資不介入公司的實際管理。向李晉吉求證,他笑了:“這是相互尊重與信任的問題。”充滿激情和創新能力的團隊、潛力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個性突出的產品讓李晉吉有足夠的底氣。
2005年11月,在經過3個月的考察和談判后,聯創策源和華登國際注資3000萬元人民幣進入無限新空。有了風險投資,李晉吉開始著手改革,他要將無限新空發展為一家架構明晰、分工合作的公司。比如財務管理,以前財務工作大多由李晉吉親自上陣,如今,公司有了專業人員管理財務。
做一家有人情味的公司
在李晉吉的規劃中,團隊建設是首要大事,“投資人看我,而我呢?我要建立一個執行力高過想象力的團隊,因為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idea已經不能成為你和其他對手競爭的優勢了。”現在,李晉吉說自己在公司的角色更像是建議者,“如果有朝一日連拍板這件事都不用我做,就說明我的公司已經perfect了。”作為創業者,李晉吉有激情、夠大膽,而作為管理者,他又有超越年齡的理性與冷靜。
無限新空是一家年輕人扎堆的公司,有一半中層管理者是“80后”。“我希望為員工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更準確地說,我希望做一家有人情味的公司。”走過許多國家,李晉吉還是對硅谷高科技公司的管理模式情有獨鐘。時至今日,他還是習慣用“哥們兒”來稱呼當年的創業伙伴。有人說善于與員工交流的李晉吉像“班主任”,但事實上,他更希望能與員工像“哥們兒”般相處。
鄭立要做中國原創網絡音樂NO.1
鄭立,1980年出生,重慶星空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CEO,2003年6月推出163888.net.
電腦維修工發現創業先機
鄭立很低調,當年IDG向163888.net投資200萬美元時,他硬是對外宣稱投資金額為200萬人民幣,“我只想踏實做事,不想被太多人關注。”
在163888重慶總部,最顯眼的地方掛了一副大字——天道酬勤,勤能補拙。鄭立的創業伙伴王豫華說過,要靠這8個字去走未來的路,去凝聚越來越膨脹的團隊。其實,這8個字又何嘗不是鄭立創業經歷的寫照?
1998年高中畢業時,成績平平的鄭立考了個專科。畢業后,他跑到電腦城做維修工,拿著把螺絲刀,挨家挨戶地敲門:“你要不要修電腦?”從決心自己創業到去當電腦維修工,這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其實,我是想多認識些人,體驗一把生活。”鄭立笑著解釋。
做生意有很多種賺錢的方法,只要能抓住其中一個趨勢性潮流進行投入,就能賺到錢。2002年,鄭立抓到了這樣的機會。那一年,他在網上結識了將翻唱歌曲在網上發送的“網絡小天后”香香。“如果給這些音樂發燒友提供一個可以發表自己作品的平臺,肯定會大受歡迎。”鄭立的腦子轉得很快。讓唱片公司來網站挑選和購買網友的原創音樂,讓手機用戶付費下載這些音樂制成的彩鈴,這一贏利模式讓鄭立興奮不已。他拉來王豫華、吳佳俊、辜陶這三個朋友,準備用借來的2000元錢投資成立一個翻唱網。
創業的那段日子,鄭立和伙伴過得很苦。4個人用借來的錢購置了硬件設備,在重慶大學后門租了一間6平米小屋,搭建起自己的服務器。小屋里擺上兩張床,門就已經沒法完全打開了。每個月房租500元,網費100元,飯錢600元,這1200元成了4個人的全部開銷。盒飯是從路邊攤買來的,米飯像砂子,到了冬天,肥膩的回鍋肉干脆就凍成了一砣豬油。寒冷的冬夜里,冷風往房間里灌,鄭立在床上躺1個小時才能把被窩焐暖和。
一首歌引來百萬美元投資
2004年4月,鄭立正式注冊成立了公司,“那時,很多投資者看中了我們的發展前景,主動打來了電話。”但一個滅頂之災突然襲來——2004年7月,網檢局掃黃打非,因為被亂舉報,163888.net被迫關閉,硬盤被沒收,負責技術的創業伙伴礙于家里的壓力去電力局上班了。這個打擊將鄭立打懵了,除了躲在家里睡覺,他再也想不到別的方法,他想轉行了。“現在轉行很愚昧!我就怕你這個孩子受不了這點挫折!”父親的話讓鄭立猛然醒悟,在網絡日記中,他寫下了這樣的話:“與父親經歷的文化大革命相比,我這點挫折算什么!我一定要把這個困難克服過去!”半個月后,事情出現轉機:硬盤從網管局取出來了,技術方面也找到了新的人員,鄭立的網站又開始了迅速擴張的步伐。
不久之后,鄭立接到IDG中國區經理打來的電話。原來,IDG廣州分公司某投資經理的朋友是163888的會員,一次,他把自己翻唱的歌曲發送給這位經理聽,一下引起了這位經理的興趣,也引出了IDG與163888.net的緣分。一個月后,IDG用200萬美元的資金換得了網站部分股份。“風險投資商一要看你的項目是否有前景,二要看你是否是做這事的人。”對于這兩點,鄭立有足夠的自信,“我們已經完成了第二輪融資。至于融資規模,我不方便透露。不過在融資后,我們仍將是最大的股東。”
他如今的理想是創辦中國最大的原創網絡音樂基地,而他自己也要用一年的時間成為企業家。2005年8月18日,鄭立和同事推出了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中文錄歌軟件K8.
陳曦我會是名人
陳曦,1981年出生,暢網科技合伙人、CEO,14歲考入天津大學少年班。2005年,從1萬多名競爭的創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東方衛視《創智贏家》冠軍,名聲鵲起。
2004年,陳曦和兩名從英國回來的MBA聯合投資100萬元人民幣在上海創立暢網科技,他選擇的項目是手機網絡游戲,通過類似于WAP的技術讓任意兩個手機用戶可以進行互動游戲,現在已經排名行業前三。今年年底,一旦獲得第二輪融資,市值就將達到3000萬美元。
陳曦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也是管理核心。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顆流星,“倘若沒有為社會貢獻價值,‘名’就是一種巨大的諷刺。柳傳志一代的企業家基本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明天或許陳天橋、江南春也會退出歷史舞臺,我不知道能否成為一個經典的英雄,但治國平天下,會是我一直的追求。”稍一停頓,陳曦又堅定的補充說:“當然,我始終相信我會是個名人。”
頁次:1/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