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特區報
海口港馬村中心港區工程昨動工
總投資15.9億元,年設計吞吐量390萬噸,預計2014年3月投入使用
本報訊 昨日上午,總投資達15.9億元的我省“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海口港馬村中心港區工程在馬村港隆重舉行開工典禮,這也標志著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海口港中心港區建設正式拉開序幕。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副省長李秀領等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將完成海甸港區和秀英港區散、雜貨搬遷,以及滿足海口保稅區西移和省、市工業布局調整要求。記者 蘇鐘 文/圖 (翻拍)
據介紹,海口港馬村中心港區工程建設規模為4個2萬噸級(水工結構5萬噸級)通用散雜貨泊位和3個5千噸級輔助泊位,以及防波堤、護岸、供電、給排水、消防、通信等輔助生產設施,年設計吞吐量390萬噸。項目總投資15.9億元,資金來源為開行貸款11億元,交通部建港補貼資金4763萬元;企業自籌44940萬元。建設工期3年,預計將于2014年3月投入使用。
相關專家則表示,加快馬村中心港區工程建設,改善西部交通條件,建設臨海港口型工業,能夠滿足海南工業西移和馬村保稅區的建設發展要求,進一步促進海南經濟和環北部灣經濟合作圈的發展。此外,加快老港區的調整、改造、搬遷和海口港馬村中心港區工程的建設步伐,對于提高海口港綜合通過能力,保障海口港的可持續發展,確立和鞏固海口港在海南沿海港口群中的重要作用和樞紐地位,使其適應海南省經濟和海口城市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和迫切的。
海甸、秀英港區不具備持續發展的空間資源
馬村港區將成未來海口港中心港區
□記者 蘇鐘
本報訊 很多海口的市民可能有這樣的感覺,濱海大道這條交通主干道本來交通就很擁堵,秀英港進出的大貨車卻不斷。貨運車輛、過海峽輪渡車輛經常在濱海大道上排隊等候進港,不但造成交通堵塞,而且粉塵、噪聲等污染也破壞了城市生活環境,影響了市容市貌。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由于身處市區的海甸、秀英港區不具備持續發展的空間資源,昨日正式開工建設的海口港馬村中心港區工程,將使這些難題迎刃而解。
據了解,海口港現有秀英、海甸、新海、馬村四個港區。隨著海口市城市的發展壯大,海甸、秀英港區陷入了城市的包圍之中,交通問題、環保問題、城市生活岸線問題等一系列矛盾日益突出。此外,城市規劃等條件也限制了老港區港口經濟形態的進一步發展,海甸、秀英港區不具備持續發展的空間資源,不能滿足港口自身發展的要求。
據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海口市有關規劃方案,海甸港區港口功能擬退化作城市綜合開發,秀英港區只保留客運和支持系統碼頭,兩港區的客貨汽車滾裝運輸業務將調整至新海港區,散雜貨和集裝箱運輸功能將調整至馬村港區。其中,馬村港區是未來海口港的中心港區,是海口港未來重點建設港區。馬村港區規劃范圍自玉包角至東水村,自然岸線長約20公里,現已開發利用岸線約4公里,可建設50個左右的深水泊位,整個港區吞吐量規模上億噸。未來馬村港區將發展成為以能源、集裝箱、散雜貨及危險品運輸為主,設施先進、功能完善、文明環保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