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窖1573,由唯一持續釀造至今的1573國寶窖池群釀造,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由“活文物”釀造的美酒。
“中國白酒第一窖”,成就稀世佳釀。
“老窖釀美酒”、“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需窖池老”,窖的年代越久遠,越能產出美酒佳釀的根本原因在于——窖池在長期、不間斷的發酵過程中,內在不斷形成的“微生物種群”十分有益于釀酒;窖愈老,“釀酒微生物種群”經代代繁衍馴化,越是富集、優化,故而釀酒越香,價值也越珍貴。
1573國寶窖池群,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是我國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好、連續使用至今的釀酒窖池群,堪稱“中國白酒第一窖”。它在漫長的釀酒過程中,形成了龐大、神秘且不可探知的微生物生態體系。經檢測和研究,這些微生物群落使酒的風味更加濃香醇厚,并直接賦予國窖1573獨一無二的品格特性,奠定了其“窖香優雅、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的風格特征。
1573國寶窖池群,430余年以來一直默默發酵、歷久彌新;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活窖”,是唯一與都江堰并存于世、至今仍在為人類造福的活的國寶級文物,故于1996年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作為中國白酒釀造行業唯一的“活文物”遺址入選“中國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預備名錄的古法技藝,成就稀世佳釀。
國窖1573,秉承師徒父子口傳身授、代代相承傳習至今已有22代的“傳統古法釀制技藝”。
傳統古法釀造技藝不僅成就出了中國超高端白酒的稀有品質,更作為數百年來中國人民智慧與技術的珍貴結晶,及世界蒸餾酒工藝發展的活文物見證,獲得了中國國務院授予的——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譽認證;2008年,與茅臺酒傳統釀制技藝、汾酒傳統釀制技藝一道代表“中國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被文化部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預備名錄。
“1573國寶窖池群”與“瀘州老窖酒傳統古法釀制技藝”成就國窖1573文化遺產“雙國寶”榮耀。
得天時、盡地利,謀人和,稀世佳釀熠熠生輝。
國窖1573,數百年來一直堅守濃香型白酒釀造規則。
嚴格的遴選準入制度,精準苛刻的釀造環節,純手工的傳統生產方式,天人合一的生產哲學……以精益求精創塑同行難以超越的領先標準,成為中國白酒的先驅典范。
【產地】瀘州,素以“酒城”聞名,位于以東經105°26′58.86″、北緯28°53′13.77為中心,方圓22119平方千米區域,這里是聯合國教科文及糧農組織專家所稱譽的“在地球同緯度上,只有沿長江兩岸的瀘州,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的蒸餾酒”。2002年,國窖1573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定為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水源】“水為酒之血”、“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美酒必有佳泉”,國窖1573的釀造用水取自鳳凰山下龍泉井水,其水晶瑩透明,微甜,呈弱酸性,硬度適宜,是絕佳的釀酒用水。
【原糧】國窖1573選用僅產于川南瀘州的糯紅高粱,有機化種植,毫不粘染任何化學成分,其富含支鏈淀粉和丹寧,特別利于糊化與出酒,是國窖1573醇厚口感的保證。
【酒曲】“曲為酒之骨”。自元代郭氏懷玉發明“甘醇曲”,瀘州老窖已傳承600余年曲藥制作歷史。國窖1573選用的“久香”牌曲藥選用川南特有的糯質小麥制作,是我國名酒企業中第一家獲得曲藥品牌原產地保護標記注冊產品,我國酒界泰斗周恒剛稱譽為“天下第一曲”。
【洞藏】“酒是陳的香”,國窖1573擁有純陽洞、龍泉洞、醉翁洞三大天然藏酒洞,四季恒溫恒濕,國窖1573新釀原酒貯存于此醇化老熟,時間愈久,酒體愈醇。
與時俱進,不斷追求,稀世佳釀稱譽“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
國窖1573秉賦世界級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重品味”,躋身世界奢侈品的行列,是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代表了中國白酒的顛峰之作。已故酒界泰斗周恒剛曾這樣高度評價:國窖1573就像一個美人,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恰到好處,無可挑剔,是世界蒸餾酒工藝的活文物見證。國窖1573,以其非凡的品質和高貴的血統,被白酒界專家評定為“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