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施行的是一票否決。本文著重談一下如何加強啤酒企業的安全管理。
1、安全生產基礎概念
安全:指生產系統中人員免遭不可承受危險的傷害。
危險源: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了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事故: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有兩個特性:一是人們不希望發生;二是產生了人們不期望的后果。
事故隱患: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
勞動保護:是依靠科學技術和管理,采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產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環境、不安全設備和設施、不安全環境、不安全場所和不安全行為,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總稱。
職業安全衛生:職業安全衛生是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的統稱,它是以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以及在法律法規、技術、設備與設施、組織制度、管理機制、宣傳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動和事物。
工傷:也稱職業傷害,是指勞動(職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意外事故傷害和職業病造成的傷殘和死亡。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是指勞動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或因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由國家或社會給負傷、致殘及殘廢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是針對人們生產過程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
2、 安全管理全面原則:
首先要樹立安全管理無小事的原則
其次要正確進行安全識別,確保管理無盲區、排查無死角
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
3、 安全生產責任制:
3.1定義: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企業生產實際,將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應該做的事及應負的責任加以明確規定的一種制度。
3.2、安全生產責任制的作用:
明確了負責人和負責范圍
建立一種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的制度。
使安全工作層層有人負責
4、 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4.1分類
公司級安全教育培訓
車間級安全教育培訓
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
備注:要重點作好新員工、轉崗、復崗員工的安全培訓,培訓率要求達到100%。
4.2內容
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與勞動紀律
結合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定期開展+安全演練,如釀造氨泄露應急預案演練等
結合事故案例進行教育
生產設備、安全裝置、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
5、安全管理的三個重點
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人的不安全行為
管理缺陷
6、安全管理的三不傷害:
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別人
不被別人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