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的氣體。它“不露聲色”,卻是不折不扣的環境“殺手”。
二氧化硫有刺激氣味,是大氣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氣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標志。二氧化硫本身對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產生危害,也是形成酸雨和細顆粒(粒徑為2.5微米)的前載物。
工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尤其是燃煤電廠的高煙囪排放,在高空中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直徑為2.5微米的硫酸鹽細顆粒。天空降水時,形成酸雨。造成農作物減產、金屬腐蝕、森林生長緩慢甚至死亡、湖泊酸化導致水生物死亡。上個世紀70年代,歐洲由于酸雨曾造成大面積森林和魚類死亡。我國酸雨區面積目前占國土面積的1/3。
天空不降水時,硫酸鹽細顆粒懸浮在空氣中,部分被人體吸收,部分形成灰蒙蒙的天空。美國癌癥協會用了15年時間、跟蹤研究50萬人后得出結論,硫酸鹽和硝酸鹽(氮氧化物物理化學轉換形成)細顆粒是導致人折壽、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禍首。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發生過二氧化硫危害的嚴重事件,使很多人中毒或死亡,二氧化硫氣體及其衍生出的硫酸鹽細顆粒已經給人類造成重大災難。1952年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短短的幾天時間里,4000多人死亡。倫敦煙霧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燃煤燃油向空氣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在高空高濕度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二次污染物,如硫酸霧和硫酸鹽細顆粒。
《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