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排放意味著工業發展了,很多化石能源需要增加,消耗后排放出來,所以我們要降低單位產品的能耗,同時發展循環經濟,反復利用這些能源。在世界上,大家有一個共識叫做倒U型曲線,或者叫庫茲涅茨曲線,其橫坐標是經濟繁榮的過程,縱坐標是污染程度。在農業社會的時候,經濟水平很低,污染也比較小,所以那個時候叫做貧窮但是干凈?,F在在青藏高原那里,天是藍的,云是白的,空氣是干凈的,水是清的,但人民比較貧困,因為他們不用化石燃料,燒的是牛糞。
進入工業社會后,隨著經濟發展逐漸上升,污染也逐漸增加,人均8000美元到15000美元的時候是最高峰,就是富卻臟了。在20世紀初到1920年前后,美國的五大湖地區,日本、德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到處是工業污染。等到人均過了15000美元到20000美元以后,城市化完成了,所有的路、房子都造完,不需要很多鋼鐵水泥,產業主要是高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業,不以消耗能源資源為主,那個時候環境慢慢地就變成富而且干凈。
來自 北京日報 |